記者 辛圓
海關總署周五公布數(shù)據(jù)稱,以美元計,4月中國出口金額同比增長8.1%,增速較3月回落4.3個百分點;進口同比下降0.2%,降幅較上月收窄4.1個百分點,當月實現(xiàn)貿易順差961.8億美元。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綜合美國對華加征超高關稅沖擊,以及上年同期低基數(shù)效應消退,4月我國對美出口同比出現(xiàn)下滑,進而拖累了整體出口增速。
王青補充稱,在加征關稅幅度達到125%的背景下,之所以4月還有會一定規(guī)模的對美出口,主要有四方面原因。
他進一步解讀稱,一是特朗普政府對華加征125%的所謂“對等關稅”,生效日期是4月9日。也就是此前報關出運的貨物不受此輪“對等關稅”影響。二是加工貿易委托方要完成產品接收。三是在一些美方進出口商與下游廠商簽訂中,對斷供規(guī)模了巨額罰款,罰款金額高于關稅加征額。最后,4月9日之后,手機、計算機等電子產品對美出口能夠暫時豁免“對等關稅”。
他表示,短期內中國對美國之外的出口市場還可能出現(xiàn)一定的“搶出口”效應,主要是規(guī)避美國對一些經濟體90天“對等關稅”暫緩期后可能出現(xiàn)的恢復加征風險。
海關數(shù)據(jù)顯示,1-4月,中國前三大出口市場分別是東南亞聯(lián)盟、歐盟和美國,其中,對東盟出口同比大幅增長11.5%,對美國出口同比下降2.5%,對歐盟出口增長4.9%。從4月單月數(shù)據(jù)來看,對美出口同比大幅下降21%。
展望未來,王青在采訪中預計,5月美國對華加征超高關稅影響將全面顯現(xiàn),中國對美出口同比降幅有可能達到70%至80%,加之其他影響顯現(xiàn),5月整體出口增速有可能進一步降至-8.0%左右。
進口方面,王青表示,進口仍在負值,一是受“關稅戰(zhàn)”沖擊,進口需求下降;另外,近期原油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跌,也會對進口額增速有一定下拉作用。最后,我國對外貿易具有“大進大出”的特征,加工貿易占比較高,外部經貿環(huán)境變數(shù)驟然加大后,在壓低我國出口增速的同時,必然會對進口有較大的影響。
往后看,他分析稱,外部環(huán)境沖擊對中國進口的影響還會持續(xù)顯現(xiàn),5月進口同比降幅或將擴大。貿易戰(zhàn)之外,未來影響進口的主要因素是國內大力提振內需的政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