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張倩楠
界面新聞編輯 | 劉海川
“我們的工作是一份傳遞幸福的事業(yè),為了守好婚姻的第一道關卡,我們對每一份材料都嚴格審核,確認自愿原則,確保婚姻登記合法合規(guī)?!?025年5月20日,上海市閔行區(qū)婚姻(收養(yǎng))登記中心主任聶晶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記者見面會上說。
“520”諧音“我愛你”,歷來是結婚登記的高峰日。高峰背后,聶晶和同事加班加點為新人提供服務?!拔覀円矔o新人提供個性化頒證、非遺體驗等多種多樣的活動,讓他們在結婚當天留下美好回憶。業(yè)余時間我經常會在一些社交媒體上看到新人曬在我們這里登記的美照,夸獎我們的服務很暖心,這個時候我就特別為我的工作感到自豪?!?聶晶說。
婚姻登記中心是民政部門服務群眾的重要窗口,主要負責辦理婚姻登記、證件補領、婚姻檔案查詢等業(yè)務。聶晶介紹,五年前,上海市閔行區(qū)婚姻登記中心搬進了閔行文化公園,成為上海首個坐落于公園內的婚登中心。五年來,一共辦理婚姻登記5.5萬余對。依托公園的優(yōu)美環(huán)境,每年會策劃40多場個性化主題頒證活動,舉辦過全市首個百人集體婚禮,承辦了全國萬人集體婚禮上海分會場的活動。
“我們中心的同心圓婚姻家庭輔導室,有一支由律師、公證員、社工、心理咨詢師組成的專業(yè)團隊,免費為走在婚姻邊緣的當事人提供心理咨詢、法律咨詢、情感管理等專業(yè)服務。曾經有一對夫妻在我們這里咨詢了8次,最終回心轉意、重歸于好。我們的工作就是守護婚姻家庭的幸福,這就是我們堅守的動力。” 聶晶說。
新修訂的《婚姻登記條例》于5月10日正式實施,婚姻登記實現了“全國通辦”。聶晶介紹,上海市閔行區(qū)婚姻登記中心從2022年開始就已經先后完成了“全市通辦”、“跨省通辦”、涉外婚姻登記的試點,可以說為“全國通辦”工作打下了扎實的基礎。但是“全國通辦”的要求更高、范圍更廣,所以中心從去年開始就重點在數據清洗和檔案調用上下功夫。一方面,對1950年以來的歷史婚姻登記數據逐條進行了篩查、補錄、校核,為“全國通辦”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另一方面,通過上海市檔案館的民生檔案系統(tǒng)、民政部的信息平臺系統(tǒng),實現了婚姻檔案的異地查詢和調檔。
“今年5月10日‘全國通辦’的首日,我們順利完成了52對非上海戶籍新人的婚姻登記。” 聶晶介紹,上海市閔行區(qū)婚姻登記中心充分了解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習俗,盡力在頒證儀式中融入民族特色。
最近,上海市閔行區(qū)婚姻登記中心和郵政部門合作,聯合發(fā)行了“全國通辦”首日紀念封和紀念戳,設計了“全國通辦”的創(chuàng)意海報、文旅甜蜜地圖,作為禮物送給來自全國各地的新人們。在愛情主題郵局,新人們通過中國郵政的有聲明信片,上傳他們的語音祝福,就能郵寄給遠在他鄉(xiāng)的親朋好友。還對新人的頒證儀式進行直播,讓他們在老家的父母也能夠遠程觀禮。
聶晶表示,“全國通辦”以后,服務對象來自五湖四海,各地風俗習慣差異很大,上海市閔行區(qū)婚姻登記中心加強對婚姻家庭輔導師的培訓,提供更加豐富多元的婚姻家庭輔導。還開設了心理咨詢微信號,當事人無論身在何地,都能夠在網絡上和咨詢師零距離溝通。中心還有一個全市唯一的“婚登+公證”服務點,能為當事人提供一站式的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