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5月12日,世界貿易組織(WTO)公布印度此前對該組織發(fā)出的通知。通知宣布印度計劃對美國的鋼鋁關稅實施反擊,對部分美國商品征收關稅。
自3月12日起,美國對所有進口鋼鋁征收25%關稅的政策生效。在美國總統(tǒng)唐納德·特朗普宣布對全球的所謂“對等關稅”中,美國對印度商品征收26%的關稅。
WTO貨物貿易理事會于5月9日收到印度的通知,并應印度代表的要求于本周一在WTO機構中分發(fā)。

在給貨物貿易理事會的通知中,印度指出美國的鋼鋁關稅構成WTO定義的“保障措施”。WTO設有保障措施協(xié)議,是WTO成員國為保護國內產業(yè)不受進口商品沖擊而制定的政策工具。
根據保障措施協(xié)議,當成員國的進口商品對國內產業(yè)構成嚴重損害時,該國可以實施包括提高關稅、減少進口配額在內的限制性措施,以在一段時間內保護國內產業(yè)。但成員國要實施保障措施必須滿足一系列條件,包括需要證明其產業(yè)遭受了嚴重損害且損害是由進口商品而非其他原因造成、事先通知WTO并提供相關數據和證明、承諾之后將逐步取消限制措施。
印度認為,美國實施鋼鋁關稅時并沒有依照保障措施協(xié)議的規(guī)定提供證據、通知WTO,也不符合關稅及貿易總協(xié)定規(guī)則。為此,印度提議暫停該國在保障措施協(xié)議條款下的義務和對美國的減讓,暫停減讓的方式為提高對美國部分商品的關稅。
印度沒有說明將對哪些美國商品征收關稅。該國表示,美國的鋼鋁關稅影響了76億美元的印度對美國產品出口,美國征收的關稅達到19.1億美元。因此,印度提議的暫停減讓也將達到與美國關稅相等的19.1億美元。
印度指出,從通知發(fā)出30天后,該國將保留暫停對美國減讓的權力。上月,印度曾依照保障措施協(xié)議就關稅問題與美國進行磋商。但美國告知WTO其關稅措施是基于國家安全考慮,不應該被視為WTO定義的保障措施,因此關稅措施不違反保障措施協(xié)議規(guī)定。
美國是印度最大的貿易伙伴,2024年雙邊貿易額達到1290億美元,印度對美國保持著貿易順差。特朗普此前批評印度對美國商品征收高關稅,是“關稅濫用者”。
印度正在就關稅問題與美國談判,消息人士此前透露印度提出將其與美國之間的平均關稅差距從目前的近13%減至4%以下。作為協(xié)議第一階段內容,印度計劃對60%談判項目的關稅實施零稅率。
但WTO公布的通知顯示,除了在談判中做出妥協(xié),印度也在用對美國商品征收關稅進行施壓。英國和中國與美國的關稅談判已經取得進展,印度、日本被視為接下來有可能與美國達成協(xié)議的國家。印度代表團計劃于本月下旬訪問美國。
周一,特朗普對美國最大貿易伙伴歐盟開炮,再次指責歐盟拒絕購買美國農產品和美國汽車,抨擊歐盟的成立就是為了“搞美國”。 歐盟委員會貿易和經濟安全委員馬羅什·謝夫喬維奇已經與美國高層舉行了3次會談,但沒有取得進展。
歐盟官員此前抱怨,美國不斷在談判中改變重點,讓人完全搞不清美國的談判目標為何。